那是一个寻常的下午,阳光透过玻璃窗,斜斜地照在课桌上。我坐在教室里,面前摊开一张高考模拟卷,作文题目是"论坚持"。我盯着这个题目看了许久,手中的笔却迟迟未能落下。
教室里很安静,只有翻动试卷的沙沙声。我抬头望向窗外,看见操场上有几个低年级的学生在追逐打闹,他们的笑声隐约传来。这笑声让我想起去年的自己,也是这般无忧无虑。而现在,距离高考只剩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。
我的同桌小王正在奋笔疾书。他写得很快,字迹潦草却充满力量。我知道他家里条件不好,父亲在工地干活,母亲做家政。高考对他来说,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。他的坚持是看得见的,每天最早到教室,最晚离开,课间十分钟也要做几道数学题。
前排的李丽突然小声啜泣起来。她的语文成绩一向很好,但这次模拟考的作文只得了四十二分。老师说她写得太过华丽,缺乏真情实感。我看见她将那张卷子揉成一团,又小心翼翼地展开抚平。她的坚持是隐忍的,像一株在石缝中生长的野草。
教室后方的角落里,张明正趴在桌上睡觉。他曾经是年级前十,自从父母离婚后,成绩一落千丈。老师找他谈过几次话,他总说"没事"。但我知道,他每天晚上都在网吧通宵,用游戏麻痹自己。他的坚持是放弃的坚持,坚持着不让自己去想那些痛苦的事。
我的笔尖在纸上轻轻颤动。坚持究竟是什么?是像小王那样不顾一切地往前冲?是像李丽那样在失败后擦干眼泪继续写?还是像张明那样,坚持着不坚持?
忽然想起上周回家,看见母亲在厨房里揉面。她的动作很慢,却很坚定。面团在她手中变换着形状,从松散到紧实。我问她为什么不用面包机,她说手工揉的面更有韧性。那一刻我忽然明白,坚持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,而是日复一日地重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动作。
我重新看向作文纸,开始写下第一个字。笔尖划过纸张的触感很真实,墨水慢慢渗入纸纤维。我写得很慢,但每一个字都用力均匀。写写停停,思绪像春天的溪水时急时缓。
坚持不是一条笔直的线,而是曲折前行的轨迹。就像我们班这些同学,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坚持着。有人坚持梦想,有人坚持活着,有人坚持忘记。没有谁的坚持比谁更高贵,它们都是生命最真实的模样。
教室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。我放下笔,数了数字数,九百八十七个。还差一点,但我决定就此停笔。因为坚持不是非要凑够那个数字,而是在该停的时候知道停下。
收卷铃响起时,我望向窗外。夕阳将整个操场染成金色,那几个低年级的学生已经不见了。明天太阳还会升起,我们还会继续这场名为高考的跋涉。而坚持,不过是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,不轻易放开手中的笔。
纸上春秋,笔底波澜。这或许就是青春最朴素的模样。
